推荐答案
麦冬草是绿化上做草坪的一种草花,在绿化当中,效果非常好。
第一,麦冬举特别耐干旱。因为麦冬草的叶子是革质的,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根是肉质的,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因此麦冬草特别耐干旱,只要栽植完成活以后就不用管了。
第二麦冬草特别耐阴。不管是在建筑楼的阴面还是在浓密的灌木丛树下,麦冬草都能生长得非常良好。而一般别的品种的草坪在浓密的灌木丛下长生长不良,逐渐逐渐就没有了,裸露出了黄土,而麦冬草却可以一直生长得非常良好。
第三,麦冬草的叶色非常好看。麦冬草的叶色为深绿色和蓝绿色。而且到了冬天以后,他的绿期也是非常长。
其他回答
绿化效果屋顶绿化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屋顶绿化的基本类型
屋顶绿化工程可以分为:草坪式、组合式、花园式。
草坪式 :采用抗逆性强的草本植被平铺栽植于屋顶绿化结构层上,重量轻,适用范围广,是屋顶绿化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此型可用于那些屋顶承重差,面积小的住房。
(1)低养护
(2)免灌溉
(3)载重为60-200kg/m?
组合式 :使用少部分低矮灌木和更多种类的植被,能够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但是需要定期养护和浇灌。此类型介于二者之间,与草坪式相比,在维护、费用和重量上都有增加。
(1)适时养护
(2)及时灌溉
(3)植物的选择包括草坪、灌木
(4)植物的整体高度为12-25cm
(5)载重为120-250kg/m?
花园式 :可以使用更多的造景形式,包括景观小品、建筑和水体,在植被种类上也进一步丰富,允许栽种较为高大的乔木类,需定期浇灌和施肥,因此它对建筑屋顶荷载的要求很高。
(1)经常养护;
(2)经常灌溉;
(3)植物整体高度为15-100cm
(4)载重为150-100kg/m?
屋顶绿化景观设计的类型
一、公共游憩型
该类屋顶绿化为国外主要形式之一,除了绿化效益外,其主要目的是为工作和生活在该建筑物内的人们提供室内外活动的场所。
在建筑中穿插绿意,这一做法自古有之,但和德国不同的是日本在对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进行开敞型设计的同事,更多的注重绿地的整建,首先想到的是对城市公园的整建,但是,城市中最需要绿化的地方是市中心一带,而在市中心的地面部分营造绿色地带已经达到极限。人们将目光转向屋顶绿化。在绿化面积较少的尘世中心部分,大量的人流最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植被而是丰富多彩的绿色景观,把人的要素积极的纳入绿色中来。
1、NambaParks难波公园
难波公园(なんばパークス坝镇Pākusu)是位于难波 - 纳卡二丁目,浪速区,日本难波站上南开大学铁路南办事处和购物中心。
“场所制造”理念
“真正的场所并不存在于大楼之间,而是存在于人们值得记忆的体验中”(美国著名建筑师Curtis J. Scharfenaker),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场所制造”理念,而Namba Park就是这个理念最为典型和生动的体现。
我们都渴望尽情体验大自然,并以此充实我们的精神。我们在与自然世界的关联中得到升华。”
这里的“空中花园”种植了不少漂亮的花草植物,植物每天成长,每天都在改变建筑的样子。
2.“校园峡谷”-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教学楼
场地与校园、城市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埋入地底,其上的屋顶成为校园中心的公共绿地。缓缓抬升的绿地中央一条坡道逐渐下沉,其两侧是建筑六层的主体空间,阳光和新鲜空气通过通高的玻璃幕墙进入室内,内外的界限也随之模糊了。
这道“校园峡谷”和位于其南端的条状运动空间一起改写了校园的景观和环境。条状运动空间不仅是日常体育活动的发生场地,同时也是进入梨花女大校园的新通道和一年中庆典和节日活动的举办场所,是校园和城市生活的重叠部分。这里是服务于所有人,活力四射的公共场所。
二、营利型
该类屋顶绿化多余涉外和星级宾馆、酒店,为客户增设游乐环境,提供夜生活场所,开办露台舞台、茶会,以招募游客、获取经济利益为宗旨。这类花园一般设备繁杂、功能多、投资大、档次高。
在德国,80%的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这几都是开敞型。开敞型的屋顶绿化面积取决于绿化形式和质量施工的不同,50%都被计算入绿地率,有的甚至更多。
绿化效果比较粗放和自然化,让人们有接近自然的感觉,所选用植物往往也是一些景天科的植物,这类植物具有抗干旱、生命力强的特点,并且颜色丰富鲜艳,绿化效果显著。具有低养护;免灌溉;丛苔藓、景天到草坪地被型绿化均可;身体高度仅有6-20cm,重量为660-200kg/m?。
四、家庭型
该类屋顶绿化多于阶梯式住宅和别墅式住区场所,在自己的天台或露台上建造小型花园,一般不设园林小品,仅以养花种植为主。
五、科研型
该类屋顶绿化以科学生产、研究为主要的栽培试验。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的大隈花园礼堂。在这个建筑的屋顶,又采用该大学开发的屋顶绿化施工方法的试验区,所开发的施工技术现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教授与建筑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的“水凝胶绿化施工方法”其保水性能比一般土壤约高3-5倍,至今为止的实验数据证明如果土壤厚度达到12cm以上,只靠雨水就会完全生长。
屋顶绿化构造组成
种植区基本构造典型组成:植物层、种植基质层,过滤层,排水层,屋顶完成面。
1、种植层(植被层)
乔木种植处需在承重梁及柱顶位置。乔木种植位置距离女儿墙应大于2.5米。
2、基质层
(1)屋顶绿化设计为保证树木基质厚度可适当进行土方造型,土方堆高处需在承重梁及柱顶位置。
(2)基质应选用专用基质。基质主要包括改良土和超轻量基质两种类型。改良土由田园土、排水材料、轻质骨料和肥料混合而成。
(3)屋顶绿化基质应符合厚度要求。
3、隔离过滤层
隔离过滤层采用兼具透水和过滤性能的材料,在基质层下排(蓄)水层之上,搭接缝的有效宽度应达到100mm-200mm,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至基质表层下方50mm处。隔离过滤层的克重宜在200-400g/m2之间。
4、排(蓄)水层
排(蓄)水层应根据屋顶排水沟情况设计,材料可选用凸台式、模块式、组合式等多种形式的排(蓄)水板、或直径大于0.4-1.6cm的陶粒,厚度宜50mm。
5、耐根穿刺防水层
屋顶绿化屋面的防水应符合GB50345规定的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防水耐久年限不少于20年,且宜采用二道设防。
可选用刚性防水、柔性防水或涂膜防水三种不同材料方法,应二道或二道以上防水层设防,最上道防水层必须采用耐穿刺防水材料。防水层的材料应相容。
一座现代化图书馆建筑,如果配以绿化设施,使呆板建筑与生硬轮廓融入在花草树木的自然景象之中,便可丰富建筑的艺术构图,并以清新的色调调和建筑的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绿化是图书馆环境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图书馆绿化的功能与作用
1.1 改善图书馆内外环境
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衬托建筑物,增加艺术效果,而且重要的是:净化室内外空气,调节气温。在图书馆周围适当种植绿色植物,可调节室内外温度和湿度,改善局部小气候,而且可减少噪声。大多数图书馆设在城镇的中心地带,车水马龙的噪杂声,给图书馆安静环境带来一定影响。所以,种植绿化可降低噪音分贝,减少噪声对读者的影响。室内外绿化带还具有防风、防污染的功能。可见,绿化对图书馆室内外环境的净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满足读者的使用及观赏功能
现代建筑设计特别注重人的使用要求,认为绿化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应具有使用性。在图书馆绿化设计时要考虑为读者提供休息场所,让读者得以在长时间阅览、学习中到庭园、绿地等绿化带里休息和观赏植物,以缓解疲劳,得到放松,消除阅读学习中的枯燥和单调感。
1.3 丰富建筑的表现力
建筑的表现力主要在于它的内外空间及形象特征,增加绿花这一要素就会更丰富建筑的表现力。如广西图书馆把阅览室的主体部分建造在水面上,配以绿化,形成园林式的建筑群,加上屋顶花园就显得风格独特,别具匠心。
2、图书馆的绿化布局
绿化与建筑艺术有如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建筑因绿化而活,而显示其生气盎然;绿化因建筑而壮,更呈现富丽堂皇。二者相辅相成,构成建筑环境美的景观。所以,绿化布局与设计是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
在绿化布局时应突出主景,主次分明,合理配景。根据建筑内外大小及具体条件,要因地制宜,造成各种文化气息景观。一般采用点(花坛)、面(集中绿化地)、线(行道树,防护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具体实施布局时应做到:点,要幽静;面,要宽敞开阔;线,要整齐。如果在建筑物周围再配上富于象征的雕塑,室内再布以形真而规范的名人肖像,警句格言,加上草坪假山、喷泉流水等等,将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启迪,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图书馆的绿化设计方法与技巧
图书馆是读者学习和阅览的公共场所,因此绿化设计要立足于高洁、安静、典雅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中,要遵循一个总原则,就是绿化装饰要与图书馆的特殊气氛和总体功能相一致,与馆外、内装饰相协调,在构图和美学上反映出图书馆为读者创造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自然情趣的学习环境。图书馆的绿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3.1 建筑与绿化的主从关系
图书馆绿化设计的主次,一般应视具体的环境而言。如果图书馆建筑物为主角,绿化则起点缀、衬托的作用,并应尽量反映出图书馆建筑物的特性。如美国景园大师普哈林在为华盛顿图书馆庭院设计时,就将绿化的形成符合建筑的母题来反映与突出建筑的特性。反之,若图书馆选址在环境优美的园林之中,建筑物就成为点缀,应掩映于绿化之中,使之藏而不挡视线,露而易显风采,将大部分建筑轮廓“溶化”于绿色丛林之中。
3.2 建筑与绿化的构图原理
建筑绿化的构图含两方面内容,即平面形式的组织和立面造型的结合。建筑与绿化的平面组成了“图底”的关系。这种图与底的关系使得两者都得以表现。如建筑周围满植绿化,建筑形态就格外突出,在庭院中种植草木,绿化物就被衬托得格外醒目。如北京图书馆新馆室外环境绿化带以珍贵树种和绿地为基调,形成了以绿化为底建筑为图的主次关系。在两个美丽庭院和五个绿化区内的自由式点状绿化在建筑与硬地的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出,形成了“园中有馆,馆中有园”的布局。另外,若图书馆在立面设计时,重心偏向一侧,就可在另一侧以植物来求得均衡。图书馆绿化的空间构图中要注意使绿化随图书馆内外空间序列的展开而布置。绿化可以有疏密、高矮变化,用来表现空间围合与转换及空间的诱导与特性。
3.3 绿化的设计手法
为了丰富环境的空间变化,巧妙的绿化能增加层次感。故在种植时,可将树木的高低、树冠的大小、树形的千姿百态(比如造型方面可选择圆球形、圆柱形、长方形、三角形、半球形、悬苑形等等)进行搭配。在色彩方面,根据图书馆的特定环境,应以绿色为主基调。但在室外及庭院里配置一些灌木花卉小品,用鲜花点缀绿色,可以使读者在室内紧张的学习间隙中,从室外获得多姿多彩的色调,起到消除疲劳的效果。所以,栽植绿化时要考虑到不同植物不同季节的开花时间与颜色,让植物在四季中变化和丰富。在室内的植物以绿色为宜,因为绿色可吸收对人眼有刺激的光辐射,使眼睛不易感到疲劳,被称为保眼色。所以外借阅览室、编目室和多媒体网络室等部门,应配置常绿观叶植物。
4、绿化植物的选择与栽培
图书馆植物的选择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注意选择本地区常见的,并具特点的植物进行绿化。在室外树种选择方面,一般应选用叶面粗糙、树冠大而浓密的树木,以增强吸声能力,降低噪声,如紫荆树、榕树、橱树、云杉、白杨树等,而且尽量选用与图书馆附近地带所种植物不相同的树种,使进馆读者首先从绿化效果上感受到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室内方面,可多配置常绿观叶植物,如蕨类、万年青类、兰花、棕榈、文竹、龟背竹、绿萝、合果芋等植物,也可点缀一些色彩柔和的其它花色植物,如彩色草、花叶芋、鸭趾草等。尽量不选择那些色彩绚丽缤纷的品种。这样的色泽给人一种宁静安馨的感觉,使读者在阅读困倦时,可观赏花木以调剂精神,轻松一下。在室外的假山或庭院内种植几丛修竹或栽几株松柏,可使人觉得有种自然的韵味。如果在水池内种上一些荷花、睡莲,放养些金鱼就更添情趣。在阳台、天井的护栏上种植一些悬垂植物,从下往上看去,好似形成一层绿色的帘幕,饶有趣味。这类常用品种有云南黄素馨、棘杜鹃、天冬、吉长草、沿阶草等。
植物的管理与栽培要遵照园艺管理的方法进行。如保证通风采光的条件,注重浇水施肥,修整与防病虫害等。图书馆绿化要注意管理与使用结合,否则植物不能生长良好,便会丧失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
近年,出现许多室内绢制品、塑料制品的花草树木,其工艺精细,与真的植物非常相近,而且其价格便宜、耐用,易于清洁管理,对气候条件较差,难以进行绿化装饰的图书馆非常适用。另外,如在阅览室墙面上挂上逼真的风景画,也同样能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总的来看,图书馆的环境绿化,是图书馆建筑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为图书馆增添了清新的自然气息与文化氛围,为图书馆功用的发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