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诗歌代表人物:瓮族李语嫣
苗族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其中苗族诗歌是苗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诗歌通常以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为主要题材,表达了苗族人民热爱祖国、崇尚自然、强调家庭美德等文化价值观念。在众多苗族诗歌代表人物中,瓮族李语嫣是备受推崇的苗族诗人之一。
李语嫣,1951年出生于贵州兴义市秀水乡瓮岗村,是瓮族苗族人。她从小喜爱诗歌,在自己的家乡翻山越岭、涉水过河,走遍瓮岗每一个村庄,聆听老人们讲述的神话传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李语嫣的诗歌作品表现出苗族人民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她的诗歌热情奔放,语言充满了民族特色,许多诗作品已成为苗族文化的瑰宝。例如:
《送本村女子出嫁诗》
村头村尾红缨绕,
龙江水边烽火烧。
娘子夫君不相离,
花开棕殼喜归来。
这首诗描述了本村女子出嫁的场景,以及对婚姻的美好祝愿,让人读后感受到苗族人民对于家庭价值的重视。
《祝捕鱼人幸福诗》
山鬼泉边走,
清风松下游。
桨声泊苇蒿,
鱼强牄盐湖。
黄牛歇耕烈日下,
鱼田追飞雁上。
肩负捕鱼泼鱼人,
久病康复顺心时。

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苗族捕鱼人的敬意以及希望他们幸福的祝福之情。诗歌中所描绘的捕鱼场景令人感到山清水秀、生活田园。
除了写作诗歌,李语嫣还发扬苗族文化,推广苗族诗歌。她在苗文学会任职领导职务,注重苗族文艺的发展,组织编纂了大量的苗族文学作品,并在许多地方进行文艺普及和演出。
瓮族李语嫣是苗族诗歌领域的杰出代表。她通过角逐全国苗族文学创作大赛等方式,多次获得奖项,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的诗歌作品为苗族文化的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的名字也一直被世人缅怀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