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迭部县的一处名为“扎尕那”的景区因在国道上设置收费站而引发了广泛争议,这一行为不仅让过往的司机和游客感到不便,也引发了社会对于景区收费合理性的讨论。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扎尕那作为一处自然风光秀丽的景区,其开发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就业确实有着积极的作用,将国道作为景区的一部分进行收费,却存在明显的争议,国道作为国家公共资源,其使用和通行权应当属于所有公民,而非某个景区或地方政府可以随意限制或收费的私产,在国道上设置收费站,无疑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滥用,也违背了公共利益的原则。
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或者拦截车辆,而扎尕那景区在国道上设置收费站的行为,显然违反了这一法律规定,虽然地方政府可能出于地方财政和旅游开发的考虑,但也不能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对于这种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予以纠正和处罚。
我们也不能忽视扎尕那景区开发对于当地居民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公共利益和地方利益,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地方政府应当尊重公共资源的使用权和通行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应当积极探索更加合理、合法的旅游开发模式,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对于游客而言,也应当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在享受旅游带来的愉悦和放松的同时,也应当尊重公共资源的使用规定,不随意破坏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意停车等,只有这样,才能共同维护好我们的公共资源,让旅游真正成为一种文明、健康、可持续的活动。
我们呼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旅游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公共利益的维护,也希望广大游客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安全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