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华创·每日最强音月数据点评:暑期游带动消费有所回暖宏观固收家电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PMI数据:制造业PMI有所回落

7月制造业PMI为49.4%,前值为49.5%。具体分项来看:1)PMI生产指数为50.1%,前值为50.6%,回落0.5个百分点。2)PMI新订单指数为49.3%,前值为49.5%。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5%,前值为48.3%。3)PMI从业人员指数为48.3%,前值为48.1%。4)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3%,前值为49.5%。5)PMI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8%,前值为47.6%。

其他行业:1)建筑业,7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2%,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2)服务业:7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综合产出:7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预期方面,建筑业继续回落。7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1%,前值为54.4%。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为52.9%,前值为54.7%。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为56.6%,前值为57.6%。

价格方面:出厂价格指数为46.3%,购进价格指数为49.9%,均低于前值。

PMI点评:暑期游带动消费有所回暖

7月,制造业PMI数据继续处于荣枯线以下,根据统计局解读“因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极端天气等因素……”。从价格情况来看,依然承压,需求不足的问题或依然较为突出。从建筑业与服务业PMI来看,建筑业、服务业整体同样偏弱。但边际有所变好的是暑期出行链,以及出行带动下部分商品消费。后续而言,消费能否持续向好一方面需要关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效果(家电、汽车等力度较大),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居民收入增速能否稳中向好。

(一)服务消费:暑期出行偏强

7月,暑期出行带动下,服务消费有所回暖,包括三个领域(出行、文娱、住宿与餐饮)。1)出行: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7月,航空执行架次、地铁客运量均有所回升。2)文娱:文体娱乐相关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且指数均在52%以上。3)住宿和餐饮。居民暑期出行带动住宿和餐饮活动有所回升,住宿业和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二)商品消费:网购与汽车有所回暖

在暑期出行带动下,商品消费同样有所回暖。

从制造业PMI数据来看,根据中采解读,华创·每日最强音月数据点评:暑期游带动消费有所回暖宏观固收家电“7月份,在暑期消费带动下,消费品制造业有所升温,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在连续2个月运行在收缩区间后回到扩张区间。”

其次,网购回暖。根据中采解读,“居民线上消费相关活动趋升,快递服务活跃,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有所上升,且在55%以上的较高水平。”从高频数据来看,7月四周,快速揽收同比为28%,好于6月的23%。

汽车降幅收窄。根据乘联会解读,“消费者的观望心态开始有所缓解。在前期压抑的需求逐步释放以及高力度终端优惠等短期因素共同作用下,7月车市预计呈小幅季节性回落,终端销量同比降幅有望收窄,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的趋势。”

风险提示:物价偏弱,房价走低。

华创固收

2024/8/1

今年以来信用债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资产荒极致演绎下,长久期信用债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同时投资者也诉求对一般信用品种增加交易或拉长久期获取高票息,综合使得目前市场对长期限信用债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本报告将长久期信用债定义为期限在5年及以上的非金融信用债,包括5-10年的“长期限信用债”和10年及以上的“超长期信用债”。

长久期信用债市场表现:一级市场方面,2024年上半年长久期信用债发行规模及占比达历史新高,其中长期信用债发行主体出现评级下沉趋势,但超长期信用债信用下沉并不显著。二级市场方面:行权剩余期限在5年及以上的存量信用债规模超80亿元的主体共30家,具有头部集中效应,企业性质以央企和产业类国企为主;此外超长期信用债流动性大幅增加。

海外长久期信用债市场情况与国内外评级比较:

1、美国信用债市场格局:2020年为美国信用债阶段性发行规模高点且2008年以来发行期限有所拉长。美国信用债约50%为工商业主体发行,保险公司和投资顾问为主要买盘,且长久期信用债中低评级占比相较中短久期债券更高。

2、国内外评级比较:1)从评级框架来看,国内与国际评级机构均会基于主体评级并结合债券本身的偿付次序、期限等属性给出债项评级。2)从实操情况来看,国内针对同主体长债普遍未有调低,但美国部分主体有调降。

长久期信用债投资价值分析:配置与交易

1、票息价值:长久期信用债利差多处于20-50BP左右,仍有较高溢价,收益率在2.5%以上、隐含评级AA 及以上的长久期信用债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

2、交易价值:今年以来长久期信用债收益率波动率有所上升,通过布局长久期高流动性个券,可以增加交易获取更多资本利得。

3、历史表现与近期变化:1)牛市时综合收益高;2)熊市时抗跌性强,但当前收益率大幅降低后抗跌性减弱;3)波动性低于同期限国债,但近期随着广义基金与理财等买盘的加入以及收益率的快速下行,波动率有所提升;4)本轮牛市中综合收益已与过去表现占优的同期限国债相接近;5)现阶段收益水平下交易难度较大,可待调整后择机布局。

长久期信用债投资的三个策略思考

1、挖掘尚有期限利差的主体。选择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及以上、YY主体评级在6以上、企业性质为央国企且截至6月底有5年期及以上信用债存续的主体共计184家。通过中债中短票收益率曲线,计算以上主体1、5、7、10年期的合成行权估值收益率,进而计算5-1y,7-1y,10-1y期限利差。可重点关注5-1y、7-1y、10-1y期限利差高于样本平均利差及中债中短票AAA等级期限利差的主体。

2、关注交易活跃的长久期信用债波段交易机会。随着长久期信用债交易活跃度的不断提升,可关注相关品种波段交易机会。统计2024年上半年各主体5-7年期、7-10年期、10年期以上品种的月度换手率,综合上半年平均换手率及存量规模考虑,从而给出不同期限内值得关注波段交易机会的主体。

3、关注超长期信用债新发主体的溢价机会。市场对新发超长期信用债主体缺少合适定价锚,可能存在溢价空间。从2024年上半年新发超长债主体中,选择相同主体在上半年同日发行的10年期信用债和5年期信用债,计算样本券发行首日及发行后各交易日的10-5y期限利差,分别与同日中债中短票AAA等级10-5y期限利差进行对比,发现发行首日差值最大,随后差值收窄,至发行后约60个交易日达到相对低点,可关注新发超长债主体一二级套息机会。

风险提示:长久期信用债市场出现调整流动性不足;超预期风险事件发生;数据统计或存在一定偏差。

华创家电

我们首先从产业链视角切入,证明巨星科技核心优势正是切中产业链壁垒关键韵脚;其次,进一步从收购整合、渠道壁垒等展开论述核心优势底层逻辑;工具行业有望进入下一轮景气周期,驱动公司成长性释放。

工具行业产业链:下游零售商主导产业链价值。上游代工厂→中游品牌商→下游零售商毛利占比2%→8%(ODM)/20%(OBM)→34%;手工具品牌商→零售商CR319%→59%;无论是品牌集中度还是价值比重,产业链中上游长尾分散,下游零售商话语权较强。

巨星科技:核心优势切中产业链壁垒关键韵脚,突破渠道垄断形成上下游正向循环。1)收购能力提供品类扩张内生动力。2010年开始收购9家区域性工具品牌,完成ODM→OBM转型,2023年OBM收入占比48%。2)突破产业链渠道壁垒,渠道高粘性强复用。美国手工具零售商CR359%,公司自主品牌同时入驻、并为HomeDepot和Lowes代工,打破美国渠道排他;在欧洲分散市场整合进入英德法荷等多个国家经销零售渠道。3)全球布局:中国研发,亚洲制造,欧美服务。整合上游预计超百家OEM代工厂,2023年新品研发设计1828项、获大型零售商电动工具订单;23个生产基地布局全球,海外产能占比超55%,同时不断加强欧美现地化服务能力。

美国地产及零售商库存双底,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22年全球工具规模1030亿美元,其中手工具 存储柜约占三成。手工具竞争格局分散、CR5仅24%(2021)。下游需求以建筑施工、汽修等工业级为主,地产后周期属性强;24年4月美国房屋销量同比-3%、降幅较23年同期收窄19%,同时当前较低的库销比和居民杠杆率可支撑房屋销售继续增长,未来美国降息预期催化下,地产筑底修复有望拉动工具行业景气复苏。消费级需求经历2023年下行及零售商库存去化后,24年5月下游商超库销比2.2回落至22年5月水平,库存去化基本结束,有望进入补库周期释放需求。

动力工具构筑远期成长曲线。动力工具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392亿美元,与手工具相比空间更大、市场集中度更高(2020年CR343%);疫情影响为公司收购区域性品牌提供切入窗口,公司收购Shop-Vac、BeA等品牌后,产品快速迭代推新20V锂电工具品线、差异化选择亚马逊线上进入,2021年作为动力工具元年实现收入10.2亿元(同比 454%),2022-2024年连续3年获得美国大型零售商动力工具采购确认订单,年化合计金额超8500万美元。

投资建议:公司为全球手工具龙头,品类扩张 全球布局核心能力突破产业链渠道壁垒,工具行业美国地产修复及零售商补库有望开启下一轮景气周期。我们预测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21.5/27.1/32.9亿元,对应PE为14/11/9倍,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7.3%/26.0%/21.1%,公司现金流稳定,采用DCF法估值,对应24年18.4倍PE,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美国成屋销售不及预期,海外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下游渠道库存去化不及预期,中美贸易风险升级、关税成本上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fangfangclzx.com/post/12020.html

相关推荐